1.下列一审行政案件不属于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的是:
A.赵某对国务院某部门所作行政行为提起诉讼的案件
B.钱某对某机场海关所作行政处罚提起诉讼的案件
C.孙某对某市公安局的执法行为提起诉讼的案件
D.李某对某县级市人民政府所作行政行为提起诉讼的案件
1.【答案】C。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十五条规定,“中级人民法院管辖下列第一审行政案件:(一)对国务院部门或者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所作的行政行为提起诉讼的案件;(二)海关处理的案件;(三)本辖区内重大、复杂的案件;(四)其他法律规定由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的案件”。A、B、D三项均正确。故本题选C。
2.我国法律对涉军人案件作出了一些特殊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冒充军人招摇撞骗罪的管辖法院为军事法院
B.现役军人的配偶要求离婚一般须征得军人同意
C.双方当事人均为军人的民事案件可由地方法院管辖
D.地方公安机关对军队内部发生的刑事案件行使侦查权
2.【答案】B。解析:冒充军人招摇撞骗罪的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因此由普通法院管辖,A项错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三十三条的规定,“现役军人的配偶要求离婚,须得军人同意,但军人一方有重大过错的除外”,B项正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十一条规定,“双方当事人均为军人或者军队单位的民事案件由军事法院管辖”,C项错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中国人民解放军保卫部门对军队内部发生的刑事案件行使公安机关的侦查、拘留、预审和执行逮捕的职权的决定》指出,“中国人民解放军保卫部门承担军队内部发生的刑事案件的侦查工作,同公安机关对刑事案件的侦查工作性质是相同的,因此,军队保卫部门对军队内部发生的刑事案件,可以行使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安机关的侦查、拘留、预审和执行逮捕的职权”,D项错误。故本题选B。
3.下列成语体现质变的是:
A.破茧成蝶 B.破巢完卵
C.破釜沉舟 D.破甑不顾
3.【答案】A。解析:“破茧成蝶”指肉虫或者毛虫通过痛苦的挣扎和不懈的努力,化为蝴蝶的过程。现在用来指重获新生,走出困境。“破巢完卵”指翻倒的鸟窝里不会有完好的卵,比喻家庭破败或遭遇灾祸后幸存的人。“破釜沉舟”意思是把饭锅打破,把渡船凿沉,比喻不留退路,非打胜仗不可,下决心不顾一切地干到底。“破甑不顾”指甑落地已破,便不再看它。比喻既成事实,不再追悔。只有“破茧成蝶”体现了量变到质变的过程,B、C、D三项都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
4.下列事物与出现的时代对应错误的是:
A.青铜时代:四羊方尊
B.铁器时代:克虏伯大炮
C.蒸汽时代:珍妮纺纱机
D.电气时代:电话
4.【答案】B。解析:四羊方尊是商朝晚期青铜礼器,祭祀用品,A项正确。阿尔弗雷德?克虏伯生产的大炮曾使俾斯麦在19世纪中叶先后战胜了奥地利和法国,这就是著名的克虏伯大炮。铁器时代是继青铜时代之后的又一个时代,它以能够冶铁和制造铁器为标志。目前世界上出土的最古老的冶炼铁器是土耳其(安纳托利亚)北部赫梯先民墓葬中出土的铜柄铁刃匕首,距今4500年(公元前2500年)。中国在春秋晚期(公元前5世纪),大部分地区已使用铁器。可见B项对应不严谨。蒸汽时代是一个泛指,虽然一般以瓦特改良蒸汽机为标志,但是其前的珍妮纺纱机也应算蒸汽时代的产物。相比于B项,C项更加合理一些。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电的广泛使用,特别是电机、电话及电灯的发明标志着人类进入电气时代,D项正确。故本题选B。
第二部分 言语理解
5.明清时期,政府田地户籍赋税统计失实已是众所周知的事实。利用《徽州千年契约文书》收录的安徽休宁程氏《置产簿》,对该家族在明末清初时期土地买卖过程中涉及的户粮推收进行具体分析,可以明了政府册籍登记与民间实际情形之间存在严重差异。这是由于国家制度缺乏有效的掌控能力,致使民间隐瞒田地赋役及私相授受,成为一种较为通行的社会行为;隐瞒户粮和规避责任,也成为一种较为普遍的社会心理。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徽州千年契约文书》对研究古代政府赋税实施的作用
B.明清时期政府田地户籍赋税统计失实的主要原因
C.明清时期政府赋税制度在操作层面的缺陷
D.明清时期民间土地买卖行为所引发的问题
【答案】B。解析:文段前两句引出明清时期政府田地户籍赋税统计失实的现象,末句解释“失实”的主要原因,即国家制度缺乏有效的掌控能力。文段落脚点为原因,故文段强调的应是B。A项的《徽州千年契约文书》是文段的举例内容,非强调重点,排除。C项的“缺陷”,D项的“问题”表述均过于笼统,脱离了“田地户籍赋税统计失实”的原因这一话题,排除。故本题选B。
6.20世纪20年代开始,持续到抗战的“古史辨”大讨论,归根结底是古史研究方法论之争。以顾颉刚为代表的疑古学者,接续康有为、崔适的学说,对传统的古史做了全盘的检讨清理。在这一讨论期间,王国维1925年在清华讲授《古史新证》,提出了著名的“二重证据法”,既批评了“信古之过”,也指摘了“疑古之过”。他所说的“二重证据法”,是以“地下之新材料”补正“纸上之材料”,两者互相印证。作为古史研究的方法论,王国维这一论点对学术界有深刻启发,成为后来中国古史研究和考古学紧密结合的先声。
这段文字主要介绍:
A.“二重证据法”产生的背景和价值
B.古史研究和考古紧密结合的意义
C.出土文献材料对古史研究的作用
D.“古史辨”大讨论中的核心议题
【答案】A。解析:文段首先介绍了自20世纪20年代开始持续到抗战的“古史辨”大讨论就是古史研究的方法论之争;接着提到疑古学者对传统古史观进行检讨清理;然后指出在这样的背景下,王国维提出了“二重证据法”的方法论,并阐述了具体内容;最后总结强调“二重证据法”对学术界的意义。A项是对文段主旨的高度概括。B.C.D三项均脱离了“二重证据法”这主题,排除。故本题选A。
7.中国传统手工艺在世代相传中,逐渐形成了一套关于材料、工艺、形态的知识体系,这样的知识体系是建立在中国人对自然界的深入认识和研究的基础上的,是中国人对世界文明的独特贡献。以往,这样的知识往往通过民间故事、口诀、传说等口耳相传的形式表现出来,如果不对其中的科学道理加以梳理和解释,世人便无从知晓。现在如果不做这项工作,传统手工艺几千年来积累的知识就断了,因为我们的生活方式正在发生剧烈的变化。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传统手工艺蕴含的科学知识亟须整理和阐释
B.传统手工艺是中国人对世界文明的独特贡献
C.传统手工艺容易因环境剧烈变化而出现断层
D.现代生活方式对传统手工艺传承有深刻影响
【答案】A。解析:文段首先提到中国传统手工艺在世代相传中,逐渐形成了一套知识体系,这一知识体系对世界文明有着独特贡献。接着指出,以往这一知识体系都是通过口耳相传的形式表现出来,如果不对其中蕴通的科学道理进行梳理和解释,世人便无从知晓。最后强调.现在如果不对传统手工艺蕴含的科学道理进行梳理和解释,其几千年积累的知识就断了。由此可知,呼吁对传统手工艺蕴含的科学道理进行整理和解释应是文段主旨。A项与此相符。B、C、D三项仅是文段部分内容,未涉及怎么做的问题,非文段强调重点,排除。故本题选A。
8.全球化的时代里,语言的规范性要求越来越高,可以预见,许多小方言区将逐渐消失,“五里不同音、十里不同调”的格局将逐步改变,直到形成若干稳定的大方言区。然而,语言并非只有交际属性,它还有文化属性。每一种方言或语言,都承载了一段历史、一种文化。这种历史和文化,与特定的语言或方言形成共生关系,换成别的语言或方言表达就变了味,失去了许多内涵。假如歌曲《十送红军》没有了乡音,莫言的小说没有了高密话,赵本山的小品没有了东北腔调,恐怕许多意蕴和趣味就消失了。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全球化时代语言的统一和规范是大势所趋
B.保护方言在全球化背景下具有特殊的意义
C方言相对于普通话而言具有更强的表现力
历史文化与特定语言的共生关系正在消失
【答案】B。解析:文段为转折结构,首先指出在全球化时代,语言的规范性要求越来越高,方言区被同化不可避免。接着以“然而”转折,说明每种方言都承载着一一段历史、一种文化,方言的消失可能会使其承载的文化意蕴和趣味消失。由此可知,呼吁对承载文化意义的方言的保护应是文段强调的重点,B项正确。A项是转折前内容,非强调重点,排除。C项论述方言的优势,属于保护方言的论据,非文段主旨,排除。D项未提到“方言”这一主题词,排除。故本题选B。
9.古往今来,人们对于信息加密的探索从未停止。古时候,人们在信封上滴蜡盖上火印,但仍防不住有人拆开,读完再复原。现代,人们用电磁波传递秘密,但“音量”再低,也防不住精细的窃听。后来科学家设法将“音量”调低到如此程度:只依靠一颗颗光子,任何窃密者去测量都会破坏它,从而被发现。如今,量子通信将信息减弱到极限,即量子级别,再小心的读取都会彻底改变它。
这段文字主要介绍了:
A.量子通信的加密原理
B.量子通信的最大优势
C.信息加密的主要方式
D.信息加密的发展历程
【答案】D。解析:文段为总分结构。首句提出古往今来人们一直在不停地对信息加密进行探索。接着依据时间线索介绍了信息加密从“滴蜡”到“电磁波”到“光子”以及到如今的“量子”的发展历程。D项概括准确。A项只提到“量子加密”这一个阶段,不全面,排除。B项未提到“加密”这一贯穿始终的主题词,排除;C项的“主要方式”没有体现出信息加密从最初的“滴蜡”到如今的“量子”一路的发展历程排除。故本题选D。
逻辑推理
每道题先给出一组相关的词,要求你在备选答案中找出一组与之在逻辑关系上最为贴近、相似或匹配的词。
请开始答题:
10.普通:平常
A.喜庆:愉悦 B.相似:类似
C.凶狠:残忍 D.老实:木讷
【答案】B。解析:普通和平常为近义词。A项,喜庆指值得喜欢和庆贺的,愉悦指欢乐、喜悦,二者不是近义词。B项,相似和类似都有像的意思,是近义词,备选。C项,凶狠指凶恶狠毒,残忍指残暴狠毒,二者也是近义词,备选。D项,老实指的是诚实、忠厚,木讷指的是反应迟钝,二者不是近义词。对比B项和C项,B项两个词语均为中性词,C项两个词语均为贬义词,而题干词语也为中性词,B项与题干逻辑关系更接近。故本题选B。
11.毛笔:竹子
A.汤圆:糯米 B.手电:电流
C.皮鞋:道路 D.玻璃:琉璃
【答案】A。解析:竹子为毛笔的原材料之一,糯米为汤圆的原材料之一。D项,琉璃不是玻璃的原材料。故本题选A。
12.人:胚胎
A.机器:电路 B.鸟:哺乳
C.树:树根 D.鸡:蛋
【答案】D。解析:题干是事物和出处的关系。人的最初形态是胚胎,鸡的最初形态是蛋。C项,树根是树的一部分,与题干关系不同。故本题选D。
第四部分 数量分析
资料分析。所给出的综合性资料有若干个问题要你回答。你应根据资料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计算和判断处理。
请开始答题:
2014年,全国资助学前教育(幼儿)、义务教育、中职学校、普通高中和普通高校学生8543.78万人次(不包括义务教育免费教科书、营养改善计划资助),较上年增长约6.86%;累计资助金额1421.28亿元,比上年增加236.13亿元,增幅19.92%,其中,学前教育(幼儿)资助金额52.77亿元,比上年增加12.22亿元,增幅30.14%;义务教育寄宿生生活补助资助金额173.64亿元,比上年增加5.13亿元,增幅3.04%;中职学校学生资助金额362.89亿元,比上年增加68.27亿元,增幅23.17%;普通高中学生资助金额115.12亿元,比上年增加7.76亿元,增幅7.23%;普通高校学生资助金额716.86亿元,比上年增加142.75亿元,增幅24.86%。 2014年资助总额中,财政资金共989.43亿元,占当年资助总额比例为69.62%,比上年增加184亿元,增幅22.84%。其中,中央财政518.35亿元,比上年增加90.6亿元,增幅21.18%,占2014年资助总额的36.47%;地方财政471.08亿元,比上年增加93.41亿元,增幅24.73%,占2014年资助总额的33.14%。
13.在下列各项中,2014年资助金额同比增幅排名第三的是:
A.学前教育(幼儿) B.中职学校学生
C.普通高中学生 D.普通高校学生
【答案】B。解析:由文字材料第一段并结合选项,2014年资助金额同比增幅依次为:学前教育(幼儿)30.14%、中职学校学生23.17%,普通高中学生7.23%、普通高校学生24.86%,将其进行排名,可知第三名是中职学校学生,故本题选B
第五部分策略选择
14.初一(3)班的亮亮平时顽劣成性,是老师的重点教育对象。有一次,初一(5)班的一名女生从走廊经过,亮亮抓住旁边一名男生的手就往该女生的胸部放,那名男生极力挣脱,女生也吓得赶紧跑回教室,亮亮反倒哈哈大笑。后来,女生家长将此事反映到亮亮的班主任那里,班主任如何处理最合适?
A.将此事告知亮亮家长,让其与女生家长沟通
B.将两名男生叫到办公室进行批评,并要求他们写书面检查
C.教育亮亮,让其写出反思,并当面向女生道歉
D.安抚女生并向其说明亮亮的问题,让她不要和亮亮计较
【答案】C。解析:处理学生的失当行为,教师要以关爱学生为出发点,对学生进行耐心的教育,帮助其改正缺点。根据本题情境,班主任应处理的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要对恶作剧的亮亮进行教育,二是要对被亮亮恶作剧吓到的女生进行安抚。同时,对于学生间的矛盾,班主任应引导学生通过沟通进行化解,故C项班主任的做法最合适。A项的做法是班主任把问题抛给家长的表现,不利于对学生进行积极有效的教育。B项中班主任将两名男生一起批评,做法不妥。根据题干描述,被亮亮抓到的男生极力挣脱,并没有错。而且班主任也未对被吓到的女生进行安抚。单纯的批评和书面检查并不能从根本上有效地解决问题。D项的做法从被欺负的女生单方面入手来解决问题,没有对亮亮的不当行为进行处理,不利于学生间矛
14.某中学举行校园剧展演活动,限定各班选8-12人代表班级参加演出,老师的以下哪种做法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A.在班级内征集优秀剧本
B.根据学生性格特长,指定人选
C组织班级初选,让学生报名表演小品片段
设表演、美工、音响等多工种
【答案】B。解析:在班级活动的组织和管理中,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在本题情境中教师应明确活动流程,鼓励全体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切忌教师“一言堂”,这样既不利于学生发挥、增长其潜在的优势,也会打击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故B项教师指定班级参与演出的人选的做法最不恰当,A项教师的做法有利于学生创作校园剧的积极性的发挥。C项教师的做法有利于发掘学生内在的表演潜能,促进校园剧的顺利展演。D项教师的做法有利于拓展学生参与活动的渠道,能使班级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故本题选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