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22】教资每日一练

每日一练 2021-01-22 14:09:08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1.白天进入电影院,开始看不见座位情况,经过一段时间后才逐渐能加以分辨,这个过程是(     )。

A.漂白过程 B.明适应 C.暗适应 D.感觉后效

1.C【解析】视觉的适应。从明亮到黑暗是暗适应。

 

2.当知觉的客观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时,我们的知觉映像在相当程度上却保持着它的稳定性。这称为(    )

A.知觉恒常性 B.理解恒常性 C.知觉适应性 D.记忆恒常性

2.A【解析】恒常性的概念。

 

3.下列事例中属于负强化的是(    )。

A.老师对迟到的学生罚款

B.小明今天按时完成作业了,老师就不再批评他了

C.老师批评未按时完成作业的小张

D.明明上课扮怪相,老师和同学都不予理睬

3.B【解析】A和C是惩罚,D是消退。

 

4.以下心理学家及其理论匹配不正确的一项的是(     )

A.托尔曼——认知—地图说 B.布鲁纳——认知—发现说

C.奥苏泊尔——认知—接受说 D.桑代克——完形—顿悟说

4.D【解析】苛勒——完形—顿悟说。

 

5.某寄宿制小学一名学生睡觉时突然小腿抽筋,生活老师应立即采取的措施是(    )。

A.让学生下床,站直抽筋的腿

B.让学生平躺,按摩抽筋部位

C.让学生下床,用冷水冲洗抽筋的腿

D.让学生平躺,在其抽筋部位贴上止痛膏

5.A【解析】抽筋是肌肉痉挛的一种,所以必须先直立,缓解强直收缩这一现象,然后再对疼痛部位进行按摩。

 

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6.学生相信并接受他人的观点,从而改变自己的态度与行为,同时将这些观点纳入自己的价值体系。这说明其品德发展达到(  )

A.服从阶段 B.依从阶段 C.认同阶段 D.内化阶段

6.D【解析】内化,是指在思想观点上与社会规范及其价值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

 

7.有的学生学习时必须找到一个绝对安静的场所。这属于(    )

A.努力管理策略 B.环境管理策略

C.时间管理策略 D.元认知管理策略

7.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资源管理策略中的环境管理策略。

 

8.校园文化是影响学生发展的因素之一,在课程类型上,它属于(    )。

A.科学课程 B.活动课程 C.隐性课程 D.核心课程

8.C【解析】隐性课程又称潜在课程、隐蔽课程,指的是学校政策及课程计划中未明确规定的、非正式和无意识的学校学习经验,如师生关系、校园文化、学风等。

 

9.提出“教育事业应该是公共的,而不是私人的”这一观点的是古希腊学者(    )。

A.苏格拉底  B.亚里士多德  C.柏拉图  D.维多利亚

9.B【解析】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一书中,对一个国家应有的法律与制度做了论述,对于教育问题,他说:教育应该是国家的,每一个公民都属于城邦,所有的人都应受同样的教育,“教育事业应该是公共的,而不是私人的。”

 

10.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如果企图用“堵”和“压”的办法去解决,就会产生矛盾,造成反抗;用“大禹治水”的办法,能使学生明白事理,提高认识。这反映的是(    )

A.知行统一原则 B.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

C.疏导性原则 D.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原则

10.C【解析】“大禹治水”的教育方法是运用了疏导性原则的体现。疏导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

 

综合素质

11.下列选项中,关于素质教育与考试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应试教育是提升学生学业水平的重要手段

B.考试的主要功能是甄别与选拔,有其存在的必要性

C.素质教育就是非考试的教育,应该取消一切考试

D.素质教育不应与考试对立

11.D【解析】考试作为评价的手段,是衡量学生发展的尺度之一,也是激励学生发展的手段之一。因此,素质教育不应与考试对立。

 

12.以下不属于《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司法保护措施的有(  )。

A.当地教育部门为在各方面有天赋的学生举办天才培训班,为他们的成才创造有利条件

B.初中生小杨在收容教养期间,在司法机关的教育和感化下,深刻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决心悔改

C.某人民法院在审理一宗法定继承的案件中,依法对未成年人陈某的份额给予适当的照顾

D.把有违法或品德偏常行为的未成年学生送人工读学校进行帮助教育

12.A【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五章“司法保护”第五十四条规定,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B项符合该规定。第五章第五十二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继承案件,应当依法保护未成年人的继承权和受遗赠权。C项符合该规定。第五章第五十七条规定,对羁押、服刑的未成年人,应当与成年人分别关押。羁押、服刑的未成年人没有完成义务教育的,应当对其进行义务教育。D项符合该规定。故本题选A。

 

13.书店老板耿某向初中生小刘出售色情书刊,耿某这种做法违反了(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D.《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13.D【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十四条规定,禁止任何组织、个人制作或者向未成年人出售、出租或者以其他方式传播淫秽、暴力、凶杀、恐怖、赌博等毒害未成年人的图书、报刊、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以及网络信息等。题干中耿某的做法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14.关于“师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处于私情之爱

B.对少数优秀学生的关爱

C.严慈相济,既有母爱的纯真、慈祥,又有父爱的严格、庄重

D.师爱不具有育人的作用

14.C【解析】发挥师爱应遵循:尊重信任学生、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热爱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同时,师爱具有育人的作用。

 

15.海市蜃楼是光的一种(  )现象。

A.反射 B.散射 C.折射 D.衍射

15.C【解析】海市蜃楼是一种因光的折射而形成的自然现象。它也简称蜃景,是物体反射的光经大气折射而形成的虚像。

 

保教知识与能力

16.在同一桌上绘画的小班幼儿,其想象的主题往往雷同,这说明幼儿想象的特点是(    )。

A.想象无预定目的,由外界刺激直接引起

B.想象的主题不稳定,想象方向随外界刺激变化而变化

C.想象的内容零散,无系统性,形象间不能产生联系

D.以想象过程为满足,没有目的性

16.A【解析】幼儿常常会偷看别人画什么,自己再画什么,说明没有预定目的。

 

17.幼儿不小心将布娃娃摔在地上,幼儿抱起娃娃就拍,哄着布娃娃,这种现象反映幼儿思维具有(    )的特点。

A.刻板性

B.拟人性

C.表面性

D.经验性

17.B【解析】抱起娃娃就拍,哄着布娃娃这是把娃娃当作人,属于拟人性。

 

18.下列关于幼儿一日常规活动说法错误的是(    )。

A.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不去户外活动

B.要让幼儿在间隙活动中及时饮水,允许幼儿根据自身需要喝水

C.吃饭前教师要组织幼儿进行盥洗活动

D.幼儿入园后必须进行晨检

18.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幼儿园一日常规。幼儿一日活动中,在天气允许的情况下,必须保证至少1小时的户外活动时间,不能根据幼儿喜好做简单处理。

 

19.幼儿进入幼儿园后,往往根据(    )来判断在幼儿园是否安全、是否可以信赖。

A.小朋友对自己的态度

B.教师教学的水平

C.教师对自己的言行

D.幼儿园玩具的多少

19.C【解析】本题考查幼儿园心理环境创设。幼儿进入幼儿园后,往往根据教师对自己的言行来判断在幼儿园是否安全、是否可以信赖。只有当他们感到被关心、有保障时才有信心进行学习和探索。所以良好的心理环境是幼儿积极活动的基础,教师是幼儿心理环境的重要创设者。故选择C。

 

20.儿童按照故事、童话的内容,分配角色,安排情节,通过动作、表情、语言、姿势等来进行的游戏被称为(    )。

A.规则游戏

B.结构游戏

C.角色游戏

D.表演游戏

20.D【解析】本题考查游戏的分类。表演游戏是儿童按照故事、童话的内容,分配角色,安排情节,通过动作、表情、语言、姿势等来进行的游戏。故选择D。

 

贵州易公教育
官方认证
 立即关注
关闭

扫描上方二维码
更多惊喜等你来领取

客服热线:0851-8682-4916| 手机号码:18786750652|
SiteMap| 网站地图| 标签云| Feed| 推荐阅读| 易公教育
版权所有:江西易公教育咨询有限公司贵州分公司| 联系地址:贵州省贵阳市云岩区北京路与瑞金北路交汇处(京瑞大厦5楼)| 技术支持:网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