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29】教资每日一练

每日一练 2021-01-29 15:40:14

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1.在唐朝,诗词成为科举取士的重要内容,开元年间,进一步规定考试专考诗歌,并提高要求水准。而我们现在的《中国诗词大会》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基本宗旨,力求通过对诗词知识的比拼及赏析,带动全民重温那些曾经学过的古诗词,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许多学校也因此开设了诗词欣赏的选修课,借以重温古人的诗词情怀。这种现象说明了(   )。

A.教育具有永恒性 B.教育具有转化性

C.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 D.教育具有历史性

1.【答案】C 本题考查对教育的相对独立性的理解。教育的相对独立性体现在三个方面:(1)教育具有质的规定性;(2)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3)教育与社会生产力和政治经济制度发展的不平衡性。题干中提到传统的诗词文化对现代教育有巨大作用,《中国诗词大会》的举办带动了许多学校开设诗词欣赏的选修课,这体现了现今的教育对于传统文化教育的继承与发展,体现在教育的相对独立性上就是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同时,这种历史继承性也要求我们在教育教学中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C项正确。

 

2.主张把评价的重点从“课程计划预期的结果”转向“课程计划实际的结果”上来的课程评价模式为(    )

A.目的游离评价模式 B.目标评价模式

C.CIPP评价模式 D.CSE评价模式

2.【答案】A 本题考査对课程评价模式的理解。目的游离评价模式主张把评价的重点从“课程计划预期的结果”转向“课程计划实际的结果”上来;主张评价除了要关注预期的结果,还应关注非预期的结果;评价的指向不应该只是课程计划满足目标的程度,而更应该考虑课程计划满足实际需要的程度。A项正确。

 

3.某中学教师在每个星期五下午都会召开一次小组研讨会,谈论本周的教学任务,从新课程改革的角度看,这体现了(    )

A.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B.教师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C.教师是社区型开放教师 D.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3.【答案】 A 本题考查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师观。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师观在教师角色转变中有四点要求:(1)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2)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3)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4)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看,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的教师。题干中,“某中学教师在每个星期五下午都会召开一次小组研讨会”,是为了讨论教学中的一些问题,进而进行反思改正,这体现了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A项正确。

 

4.在生物课上,老师讲解了多肉植物的繁殖方法,要求学生回家后都自己尝试一下,养出属于自己的多肉植物,这种方法属于(    )。

A.实践活动法 B.实习作业法 C.实验法 D.欣赏教学法

4.【答案】B 本题考查教学方法。实习作业法是教师依据学科课程标准要求,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从事一定的工作或操作,将书本知识运用于实践的教学方法。实习作业法在自然科学各门学科和职业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如数学课的测量练习、生物课的植物栽培等。题干中在学习了多肉的繁殖方法后,老师让学生回家后自己进行尝试,属于实习作业法的运用。B项正确。

 

5.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下列关于其特殊性的具体表现中,错误的是(    )。

A.认识的间接性 B.认识的交往性 C.认识的教育性 D.无领导的认识

5.【答案】D 本题考查教学过程的本质。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其特殊性具体表现在:认识的间接性、认识的交往性、认识的教育性和有领导的认识四个方面。学生的个体认识始终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是由教师领导的。因此,D项表述错误,但与题干相符,当选。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6.1970年,教育家保罗·朗格朗在其出版的著作中提出了(   )思想。

A.最优化教学 B.范例教学  C.发展教育 D.终身教育

6.【答案】D 略

 

7.我国古代的“六艺”可看作最早的(   )。

A.活动课程 B.综合课程 C.分科课程 D.核心课程

7.【答案】C 我国的“六艺”和古希腊的“七艺”都属于分科课程。

 

8.教学的首要任务是(   )。

A.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B.增强学生体力,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

C.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D.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8.【答案】C 教学的首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技巧。

 

9.在三结合教育中,占主导地位的是(   )。

A.家庭教育  B.学校教育  C.自我教育  D.社会教育

9.【答案】B 三结合教育是指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结合,其中,学校教育占主导地位。

10.注意的两个最基本的特性是(  )。

A.指向性与选择性 B.指向性与集中性

C.指向性与分散性 D.集中性与紧张性

10.【答案】B 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因此,注意有两个特点:指向性与集中性。

 

综合素质

11.李老师坚持写“作业札记”,其中记录了学生做作业过程中的一些有趣的,特殊的现象,并据此分析学生在完成作业中的心理变化,然后再将自己的判断结果作为设计、布置、批改和反馈作业的重要依据,从学生观的角度分析,该教师的做法(    )。

A.注重了学生发展的差异性B.发挥了教学的专业自主性

C.注重了学生发展的主体性D.提升了布置作业的有效性

11.【答案】A 李老师观察学生并据此设计、布置、批改、反馈作业等体现了注重学生发展的差异性。

 

12.在全县校长经验交流会上,某校校长介绍完教学改革的情况后,强调素质教育就是减负和增加课外活动(    )。

A.是对素质教育的片面理解 B.体现素质教育与学科教学的结合

C.符合提升教学实力的需要 D.符合凝练学校办学特色的需要

12.【答案】A 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等各个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实施素质教育,不是简单的减轻学生负担和增加课外活动就能实现的。题干中校长认为素质教育就是减轻学生负担和增加课外活动的观点是对素质教育的片面理解,忽视了素质教育的全面性以及学生的个性发展。

13.陈老师在教学时引用徐霞客的诗句“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有学生产生了疑问:“为什么黄山不在五岳之列?”陈老师下列处理方式恰当的是(    )。

A.不与理睬继续上课 B.批评该生上课分心

C.布置学生课外探究 D.解释说作者弄错了

13.【答案】C 布置学生课外探究。

 

14.体现教师追求真理、探索真理、捍卫真理的科学精神的优秀品质是(  )

A.团结协作 B.爱岗敬业 C.为人师表 D.严谨治学

14.【答案】D 教师追求真理、探索真理、捍卫真理的科学精神体现的是教师的严谨治学。

 

15.(  )船队完成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环球航行,证明了地球是圆的。

A.达•伽马 B.哥伦布 C.麦哲伦 D.迪亚士

15.【答案】C 1519—1522年,葡萄牙人麦哲伦在西班牙王室的支持下,率领船队完成了穿越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再返回欧洲的环球航行。这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环球航行,这次航行证实了地圆学说。因此本题选C。

 

保教知识

16.视觉和听觉的集中,表明儿童出现(  )

A.条件反射B.感觉C.注意D.知觉

16.【答案】C 注意具有选择性和集中性的特点,注意往往伴随其他心理活动产生,我们常说注意看、注意听都属于注意。

 

17.“点数10以内的实数,并说出总数”是(    )的教育要求。

A.幼儿园小班B.幼儿园中班

C.幼儿园大班D.小学一年级

17.【答案】B 本题考查的是《3~6岁儿童发展指南》。“点数10以内的实数,并说出总数”是幼儿园中班的教育要求。故选择B。

 

18.物质环境是学前教育存在与发展的(    )条件。

A.必备 B.主要 C.次要 D.生活

18.【答案】A 本题考查物质环境的概念。学前教育要存在和发展,首先必须有一定的房屋设施、儿童教育工具、场所布置等物质条件,这是其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和必备条件。没有这些,学前教育不可能存在和发展。

 

19.下列教师在角色游戏中的指导,没有体现角色游戏指导原则的是(    )。

A.让儿童自己选择想要扮演的角色

B.注意儿童在游戏中的表现,把握时机介入指导

C.指派小明去演大家都不想演的大树

D.同意佳佳想加一个公主的角色的意见

19.【答案】C 本题考查角色游戏指导原则。教师在角色游戏中的指导要坚持主体性原则,个性化原则,开放、随机性原则,尊重儿童个体,不能随意指派幼儿去扮演自己不喜欢的游戏中的角色。故选择C。

 

20.幼儿社会领域教育的基本知识不包括(    )。

A.历史与地理知识B.经济知识

C.人际关系知识 D.儿童文学作品

20.【答案】D 本题考查幼儿社会教育的基本知识,包括历史、地理、经济、人际关系、社会规则、社会文化等方面的知识。

贵州易公教育
官方认证
 立即关注
关闭

扫描上方二维码
更多惊喜等你来领取

客服热线:0851-8682-4916| 手机号码:18786750652|
SiteMap| 网站地图| 标签云| Feed| 推荐阅读| 易公教育
版权所有:江西易公教育咨询有限公司贵州分公司| 联系地址:贵州省贵阳市云岩区北京路与瑞金北路交汇处(京瑞大厦5楼)| 技术支持:网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