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1.20世纪初,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和作品是( )
A.杜威《民本主义与教育》 B.赞可夫《教学与发展》
C.凯洛夫《教育学》 D.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
1.【答案】A 略。
2..教育承担着( ),能够使潜在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
A.发明新科技 B.创造新的生产工具
C.传递科学知识 D.再生产劳动力的功能
2.【答案】D 教育培养人的劳动能力,使潜在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承担再生产劳动力的功能。
3.某儿童开始认识到规则不是绝对的、一成不变的,而是可以协商或修改的,按照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该儿童道德发展处于( )。
A.他律阶段 B.前习俗阶段
C.自律阶段 D.寻求认可取向阶段
3.【答案】C 儿童认为规则不是绝对的、一成不变的,说明儿童遵守的是共同协商约定的规则,已经到达了由单方面的服从变为了相互尊重,所以这是可逆性阶段所表现出来特点,也叫自律阶段。
4.李红学了英语语法后,加深了对以前学过的中文语法的理解,这种现象属于( )。
A.负向迁移 B.垂直迁移 C.顺向迁移 D.逆向迁移
4.【答案】D 此题考查的是逆向迁移的概念,题干中“加深了对以前学习过的知识理解”,是属于逆向迁移。
5.小学教师引导学生按偏旁部首归类识字,他所运用的教育策略是( )。
A.复述策略 B.精细加工策略 C.资源管理策略 D.组织策略
5.【答案】D 偏旁部首是组织策略。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6.“八股取士”的考试形式在哪个朝代确定( )。
A.汉代 B.元代 C.明代 D.清代
6.【答案】C 中国历史上遴选人才的方法,在科举以前,经过了察举、征辟、九品中正等几个阶段。隋朝时,开始推行科举制,经过唐宋的发展,科举选士已成为十分成熟的人才选拔制度,宋朝以王安石"三新经义"为依据,对策试士,这种考试的内容和形式已接近后来的八股文了。元朝科举考试办法基本上沿袭两宋的做法。明朝正式颁行"八股取士"制度。
7.教师根据学科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本门课程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表达方法和顺序,以保证学生有效地学习的活动是( )。
A.备课 B.上课 C.布置课外作业 D.课外辅导
7.【答案】A 题干阐述的是备课的含义。
8.学校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途径是( )
A.思想品德课及各学科教学 B.政治课
C.班主任工作 D.共青团活动
8.【答案】A 思想品德课(思想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是学校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途径。
9.一般而言,学习的程度达到( )时,效果最好。
A.30% B.50% C.100% D.150%
9.【答案】D 学习的程度达到150%时效果最好,即过度学习的量为50%时效果最好。
10.中学生人格发展的主要任务为( )
A.培养自主性 B.培养勤奋感
C.培养主动性 D.培养自我同一性
10.【答案】D 12~18岁的青少年正处于中学阶段,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其发展任务是培养自我同一性。
综合素质
11.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其中,教师和学生在教育内容上是( )
A.平等关系 B.上下级关系 C.相互促进关系 D.授受关系
11.【答案】D 师生在教育内容上结成授受关系:(1)从教师与学生的社会角色规定的意义上看,教师是传授者,学生是受授者;(2)学生在教学中主体性的实现,既是教育的目的,也是教育成功的条件;(3)对学生的指导、引导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12.下面哪一个选项不属于学校事故的免责条件?( )
A.第三人过错 B.不可抗力 C.意外事件 D.紧急避险
12.【答案】D 免责条件是指法律责任免除的合法条件。在我国民法中规定的民事责任的免责条件一般有:依法执行公务;正当防卫;紧急避险;受害人的同意;自助,以及受害人有故意;第三人的过错;不可抗力和意外事件等。其中与学校事故有关的,主要是第三人的过错、不可抗力和意外事件。
13.下列教师的做法得当的是( )
A.某教师为了能与家长有效沟通,学生犯错之后立即传家长到校
B.某教师为了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经常穿另类的服装
C.某教师为了更好地教书育人,经常指责老教师的不足
D.某教师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对学习比较差的学生坚持严格要求
13.【答案】D A项涉及教师与家长关系的处理,教师应经常与家长沟通,但不应动辄传家长到校。B项涉及教师仪表行为规范,教师着装应朴素大方,不应穿另类的服装。C项涉及教师与同事关系的处理,教师应就教学问题互相求教和探讨,不应相互指责。D项涉及教师教学行为规范,教师应根据学生差异进行有差别的教学,对学习比较差的学生坚持严格要求是正确的。
14.冯老师进行家访时,总是采取“四多四少”原则:多一点针对性,少一点随意性;多一点肯定,少一点求全责备;多一点情感交流,少一点情况汇报;多一点指导,少一点推卸责任。冯老师的做法( )
A.不可行,仅报喜不报忧,一味迎合家长
B.不可行,虽重情感交流,但回避了问题
C.可行,体现了他注重沟通策略,尊重家长
D.可行,体现了他严格要求自己,家长至上
14.【答案】C 冯老师的做法是可行的,体现了其注重沟通技巧,既尊重家长又爱护学生。
15.《玩偶之家》的作者是( )。
A.易卜生 B.安徒生 C.塞万提斯 D.惠特曼
15.【答案】A 《玩偶之家》是挪威著名剧作家易卜生创作的三幕话剧。主要写主人公娜拉从爱护丈夫、信赖丈夫到与丈夫决裂,最后离家出走。摆脱玩偶地位的自我觉醒过程。因此本题选A。
保教知识
16.幼儿基本情绪表现不包括( )。
A.哭 B.笑 C.爱 D.恐惧
16.【答案】C。【解析】幼儿基本情绪表现有哭、笑、恐惧。爱不是情绪表现。
17.新《纲要》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 )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
A.游戏 B.集体教学 C.生活 D.交往
17.【答案】A 本题考查的是《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纲要》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故选择A。
18.某幼儿近期面色发黄,头发稀疏,表情呆滞,嗜睡,对外界反应差,智力和动作都出现倒退的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具体是体内严重缺乏( )。
A.维生素A B.维生素D C.维生素B12及叶酸 D.维生素B
18.【答案】C 本题考查幼儿膳食与营养。维生素B12及叶酸缺乏的症状包括:(1)贫血的一般表现:面色苍黄,易疲倦,头发稀疏,肝、脾、淋巴结可轻度肿大。(2)神经精神症状:患儿表情呆滞、嗜睡,对外界反很少笑。智力和动作发育迟缓,或有创现象,即原来已会的动作,病后却不会了.
19.环境要突出探索性和实验材料的丰富性是( )环境创设的需求。
A.托班 B.小班 C.中班 D.大班
19.【答案】D 本题考查环境创设的需求。大班幼儿接触面广,知识经验丰富,在游戏中对社会生活的反应范围扩大了,内容也丰富了。如果玩具材料的功能太单一,会限制幼儿的想象和创造。教师要对幼儿的年龄特征充分了解和认识,才能为幼儿提供有利于其发展的环境。
20.以下对幼儿游戏活动的价值,论述错误的是( )。
A.促进幼儿情感的发展 B.发展幼儿的美感
C.促进幼儿纪律性的发展 D.促进幼儿体力的发展
20.【答案】C 本题考查游戏的价值。幼儿游戏活动的价值在于:(1)促进幼儿体力的发展;(2)促进幼儿智力的发展;(3)促进幼儿创造力的发展;(4)促进幼儿情感的发展;(5)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6)发展幼儿的美感。故选择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