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3.2】教资每日一练

每日一练 2021-03-02 14:11:48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1.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注意的品质特征(    )
A.注意的广度        B.注意的敏捷 C.注意的稳定        D.注意的分配

1.B【解析】注意的品质包括注意的广度、稳定、分配、转移。

 

2.学生因为没有帮助弱小而感到内心内疚难过,这属于(     )

A.道德感            B.理智感            C.美感              D.幸福感

2.A【解析】考查道德感的概念。

 

3.引导学生分辨勇敢和鲁莽、谦让和退缩属于刺激(    )。

A.获得 B.消退 C.分化 D.泛化

3.C【解析】题干中提到分辨,属于刺激分化的概念。

 

4.学过高等数学后有利于初等数学的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这属于(     )。

A.顺向正迁移  B.逆向正迁移 C.顺向负迁移 D.逆向负迁移

4.B【解析】后学习的高等数学对先前学习的初等学习的影响是逆向迁移,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是正迁移,因此题干中所描述的现象应是逆向正迁移。

 

5.学习过程中,学习者通过对重点内容圈点批注的方法帮助记忆。这种学习策略属于(    )。

A.复述策略 B.组织策略 C.精细加工策略 D.元认知策略

5.A【解析】对重点内容圈点批注是复述策略。

 

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6.记忆的第一个基本环节是(  )

A.识记 B.保持 C.再认 D.回忆

6.A【解析】识记是记忆过程的第一个基本环节,是指个体获得知识经验的过程。

 

7.“性格决定命运”突出了人格的(  )

A.独特性 B.社会性 C.稳定性 D.功能性

7.D【解析】人格的功能性表现在:人格是一个人生活成败、喜怒哀乐的根源。人格决定一个人的生活方式,有时甚至会决定一个人的命运。

 

 

8.一个人只有(  ),才能鉴定为“健康”。

A.生理正常

B.心理正常

C.生理、心理都正常

D.生理、心理都正常,并且对社会有良好的适应能力

8.D【解析】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还要具备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有道德。”

9.杜威“教育即生活”的观点,体现在德育中与(  )的精神相一致。

A.说服教育法 B.事实说服法 C.情感陶冶法 D.实际锻炼法

9.D【解析】“教育即生活”指要回归到生活中去实践让学生得到锻炼。

 

10.行为塑造法是根据(   )的操作条件反射研究结果而设计的培育和养成新反应或行为模式的一项行为治疗技术,是操作条件作用法强化原则的有力应用之一。

A.皮亚杰 B.斯金纳 C.艾利斯 D.奥苏贝尔

10.B【解析】斯金纳是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新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的奠基者。

 

综合素质

11.教育行政法规是由(  )制定和发布的有关教育的规范性文件。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C.国务院 D.教育部

11.C【解析】教育行政法规是指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即国务院)为实施、管理教育事业,根据宪法和教育法律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12.中国人有句俗话“师生如父子”,这句话的真正内涵是(  )

A.师生的关系就是父子关系

B.师生的关系基本等同于父子关系

C.教师对学生既有像父母一样的关爱,又有像父母对自己子女一样的偏爱

D.教师对学生有像父母一样的关爱,却没有像父母对自己子女一样的偏爱

12.D【解析】”师生如父子”主要表达的是教师对学生的关爱,但这种关爱又没有偏爱和溺爱。

 

13.引发潮汐的原因是(  )。

A.地球的重力 B.海水的自然流动

C.地球的引力 D.月球、太阳的引力

13.D【解析】潮汐是指海水在天体的引力作用下所产生的周期性运动,地球上潮汐的动力主要是月球和太阳的引力,由于月球离地球更近,这二者之间又以月球的引力为主。因此本题选D。

 

14.下列哪幅作品是达•芬奇的作品?(  )

A.《向日葵》 B.《最后的晚餐》

C.《日出•印象》 D.《亚威农的少女》

14.B【解析】《向日葵》是凡·高的作品;《日出·印象》是莫奈的作品;《亚威农的少女》是毕加索的作品。因此本题选B。

 

15.Word中,当同时打开多个文档窗口时,那么活动窗口(  )。

A.可以有多个窗口 B.只能是固定的窗口

C.是没有被其他窗口盖住的窗口 D.是有一个标题栏颜色与众不同的窗口

15.D【解析】Word中可以同时打开多个文档,但只有一个文档窗口处于活动状态,这个窗口是一个标题颜色与众不同的窗口.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D选项。

 

 

保教知识与能力

16.关于学前教育任务最准确的表述是(    )。

A.促进幼儿智力发展

B.促进幼儿身心的快速发展

C.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

D.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16.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幼儿园工作规程》。其中明确指出,幼儿园的保教目标是:“实现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故选择D。

 

 

17.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为(    )。

A.病毒性肝炎、伤寒、脊髓灰质炎、百日咳属于甲类传染病

B.肺结核、血吸虫病、流行性感冒、风寒属于丙类传染病

C.鼠疫、霍乱属于甲类传染病

D.传染病分为甲、乙、丙类

17.A【解析】本题考查的常见传染疾病。1989年我国政府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将3种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疾病划分为三类,给予重点防治,这三类分别是:甲类,鼠疫、霍乱;乙类,病毒性肝炎、细菌性痢疾、伤寒、艾滋病、麻疹、百日咳、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肝炎等22种;丙类,流行性感冒、肺结核、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新生儿破伤风等。

 

18.在幼儿园户外环境的创设中,沙、水等区域所提供的活动材料可塑性非常大,属于(    )。

A.固定结构材料

B.半固定结构材料

C.无固定结构材料

D.游戏材料

18.C【解析】本题考查沙水区创设。沙、水作为无结构材料,可塑性大,富于变化,又可配合各种玩具开展游戏,可满足儿童想象力、创造力和成就感并丰富儿童的感觉经验。

 

19.(    )是判断某种活动是否是幼儿游戏的重要条件。

A.教师是否给予指导

B.是否有明确的目的

C.活动是否多样化

D.幼儿是否在自主活动

19.D【解析】本题考查游戏的特点。幼儿游戏的特点之一表现在:游戏是幼儿的自主活动。如果幼儿在进行游戏活动时,教师明显控制活动的内容、形式和进程,那么游戏的成分就大大降低了,甚至成了教师积极导演、幼儿被动参与的“一台戏”。这就违背幼儿游戏的特点,也就不是幼儿的游戏。所以,在游戏中,教师要确保幼儿是在自主性地参与活动。故选择D。

 

20.幼儿教师在讲“昆虫一家亲”这节课,讲到一半的时候,为了检验幼儿是否真正了解了昆虫的特征,采用将各种飞禽鸟兽混在一起的方式,鼓励幼儿找出昆虫,发现大多数幼儿并没有完全掌握昆虫特征这一科学知识后,教师改变教学策略,幼儿进一步理解这个知识。那么教师采用的是评价方法是(    )。

A.诊断性评价

B.形成性评价

C.终结性评价

D.定性评价

20.B【解析】本题考查评价方法的区分。形成性评价是在教育过程中持续进行的,目的在于及时地做出反馈性调节,从而调整、修改、补充活动的计划、内容和方法,使教育活动更合理、更完善地开展,促进幼儿的发展。这类评价在教育过程中进行。故选择B。

贵州易公教育
官方认证
 立即关注
关闭

扫描上方二维码
更多惊喜等你来领取

客服热线:0851-8682-4916| 手机号码:18786750652|
SiteMap| 网站地图| 标签云| Feed| 推荐阅读| 易公教育
版权所有:江西易公教育咨询有限公司贵州分公司| 联系地址:贵州省贵阳市云岩区北京路与瑞金北路交汇处(京瑞大厦5楼)| 技术支持:网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