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3.10】教资每日一练

每日一练 2021-03-10 13:48:08

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1.提出“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的课外与课内结合的教育思想的是哪部著作(     )。

A.《大学》 B.《中庸》 C.《孟子》 D.《学记》

1.【答案】D 略。

 

2.“君子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体现了(     )的教育目的观。

A.生活本位论 B.社会本位 C.个人本位 D.文化本位

2.【答案】B “君子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表达了教育担负的最大责任不是传承知识,而是移风易俗。“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意思是君王建设国家和统治人民,都是把教育和学习放在首位。这两句话体现了社会本位论的教育目的观。

 

3.课外活动的主体是(     )。

A.教师 B.学生  C.少先队组织 D.学校管理人员

3.【答案】B 略。

 

4.如果学生上课扮鬼脸是为了得到老师或同学的关注,老师与同学可以不予理睬,不给予其希望得到的强化,那么此类行为就会逐渐减少。这种减少不良行为的方法是(    )。

A.正强化 B.负强化 C.惩罚 D.消退

4.【答案】D 略。

 

5.学习骑自行车后不利于学习骑三轮车,这种迁移属于(    )。

A.顺向负迁移  B.顺向正迁移 C.逆向正迁移 D.逆向负迁移

5.【答案】A 学习骑自行车后首先是顺向的,不利于是负迁移。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6.提出“教育事业应该是公共的,而不是私人的”这一观点的是古希腊学者(   )。

A.苏格拉底  B.亚里士多德  C.柏拉图  D.维多利亚

6.【答案】】B 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一书中,对一个国家应有的法律与制度做了论述,对于教育问题,他说: 教育应该是国家的,每一个公民都属于城邦,所有的人都应受同样的教育,“教育事业应该是公共的,而不是私人的。”。

 

7.培养劳动者是(   )。

A.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总要求  B.对人才培养规格的具体要求

C.我国教育目的根本特点      D.学校的教育质量标准

7.【答案】A 培养劳动者是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总要求。。

 

8.课程计划的中心问题是(   )。

A.课程设置 B.课时分配 C.学科顺序 D.学周安排

8.【答案】A课程计划是对课程设置的整体规划,它是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制定的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文件。开设哪些科目(课程设置)是课程计划的中心和首要问题。

 

9.如果A>B,A<C,C>D,C<E,那结果必然有B<E。这种思维是(  )

A.发散思维 B.聚合思维 C.求异思维 D.创造思维

9.【答案】B 聚合思维是指人们根据已知的信息,利用熟悉的规则解决问题。也就是把问题所提供的各种信息集合起来得出一个正确的答案。

 

10.贾德的“水下击靶”实验,支持的是(  )

A.官能训练说 B.共同要素说 C.关系转换说 D.概括化理论

10.【答案】D 概括化理论也称经验类化说,主要观点是,一个人只要对自己的经验进行了概括,就可以完成从一个情境到另一个情境的迁移。贾德在1908年所做的“水下击靶”实验,是概括化理论的经典实验。

 

综合素质

11.桂老师专门找朱松谈话,告诉他:“你这段时间虽然学习效果不太好,但比以前刻苦多了,只要你改进学习方法,会有明显进步的。”桂老师的做法(    )。

A.有利于激发朱松的学习动力 B.不利于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C.有利于激发朱松的合作意识 D.不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

11.【答案】A 桂老师对朱松的谈话体现了发展性评价和激励性评价有利于激发朱松的学习动力,故选择A项。

 

12.为解决班级内部班干部的人际关系问题,达到建立和谐融洽的班级氛围的目的,张老师根据自己班级的情况,自主开发了“和谐人际”的班级课程。这体现了张老师(    )。

A.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B.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C.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D.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

12.【答案】B 本题主要考察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师角色。题干中的表述主要体现教师根据班情开发新课程,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13.下列不属于学校教育中开展素质教育的途径的是(  )

A.德育为先,五育并举

B.把握课改精神,实践“新课程”

C.校外教育

D.课程教学以外的各种学校管理、教育活动

13.【答案】C 略。

 

14.地方人民政府对违反《教师法》规定,拖欠教师工资或者侵犯教师其他合法权益的,应当(  )。

A.责令其限期改正 B.给予行政处分

C.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D.对其处以罚款并责令改正

14.【答案】A 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我国《教师法》的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三十八条第一款规定,地方人民政府对违反本法规定,拖欠教师工资或者侵犯教师其他合法权益的,应当责令其限期改正。因此本题选A。

 

15.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教师最基本的权利是(  )。

A.管理学生权 B.教育教学权 C.学术自由权 D.民主管理权

15.【答案】B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七条(一)规定,教师有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的权利。该权利简称教育教学权,是教师最基本的权利。

 

保教知识

16.回家的路上,乐乐听到街边的音像店在播放前几天学的《小雨哗哗》,告诉妈妈这是他们新学的儿歌,边走边唱。这种心理现象是(   )

A.识记 B.保持 C.再认 D.回忆

16.【答案】C 听到歌曲能认出来是再认。

 

17..重视儿童的感官教育,并设计了一套发展儿童感官的教学材料的幼儿教育家是(    )。

A.柏拉图 B.蒙台梭利 C.卢梭 D.夸美纽斯

17.【答案】B 本题考查外国教育家教育思想。在蒙台梭利教育中,感觉教育是重要内容。为此,她专门设计了一套教具,如用以辨别物体形状、大小、高低、长短的镶嵌板,辨别声音、音色的音筒,辨别味道、气味的瓶子,练习小肌肉活动的纽扣板等。

 

18.主张生活即教育,生活是教育的中心;提出在教学中应理解儿童、因材施教,并提出儿童的“六大解放”的教育家是(    )。

A.陈鹤琴 B.杜威 C.陶行知 D.张雪门

18.【答案】C 本题考查中国教育家教育思想。陶行知的主要贡献和观点主要包括:(1)农村幼儿教育事业的开拓者;(2)重视幼儿教育;(3)生活是教育的中心;(4)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方法;(5)解放幼儿的创造力。

 

19.幼儿园活动区出入口的地面上一般会有几双小脚印的图示。此环境创设有利于培养幼儿在活动区的(  )意识。

A.参与 B.规则 C.操作 D.主体

19.【答案】B 本题考查活动常规。幼儿的活动区的入口地面上一般会有几双小脚印的图示,一来作为满额人数标准,二来作为培养幼儿生活习惯的无言之师,有利于培养幼儿在活动区的规则意识。

 

20.学前儿童获得发展的最佳教育方式是让儿童(   )。

A.进行游戏活动 B.学习书本知识

C.弹钢琴、画画、做体操 D.任其自由发展

20.【答案】A 本题考查游戏的概念。游戏是一种主动、自愿、愉快、假想的社会性活动,是学前儿童获得知识的最有效手段。

贵州易公教育
官方认证
 立即关注
关闭

扫描上方二维码
更多惊喜等你来领取

客服热线:0851-8682-4916| 手机号码:18786750652|
SiteMap| 网站地图| 标签云| Feed| 推荐阅读| 易公教育
版权所有:江西易公教育咨询有限公司贵州分公司| 联系地址:贵州省贵阳市云岩区北京路与瑞金北路交汇处(京瑞大厦5楼)| 技术支持:网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