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操场上》教学设计

面试备考 2021-02-24 14:58:23

一、谈话激趣,引出课题 

1.教师提问:同学们,下课的时候,你们都喜欢玩什么呢?

学生自由交流。

2.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观察画面,提问:图上的同学在什么地方?顺势引出课题《操场上》。

3.指导读课题,认识“操场”。

(1)学生借助拼音,读准课题;教师范读,相机正音。特别要注意“操”是平舌音,“场”是翘舌音。

(2)提问:平时你们在“操场”上做什么?

(3)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操、场”。

“操”,教师可以广播体操动作示意,并可以出示“体操、做操、手指操”等图片和词卡,帮助学生理解意思,发现“操”是提手旁,与手的动作有关,同时扩展词语。

“场”,结合生活识字:出示“广场、菜场、商场”等图片,引导学生在生活情境中识记“场”字,从而发现,“场”是提土旁,表示和地方有关。

4.齐读课题。教师相机正音。

  二、看图说话,词中识字 

1.引导学生观察课文插图,学习“拔、拍、跑、踢”。

(1)学生观察图上的同学正在操场上进行什么体育活动,先自主交流,再指名回答。

(2)学生一边回答,教师一边把相应的词语板贴在黑板上:拔河、拍皮球、跳高、跑步。教师再补充出示踢毽子、跳绳的图片,并把相应的词语贴在旁边。

(3)认识“拔、拍”。

① 提示:大家还记得我们上学期学过的《拔萝卜》吗?大家再读读这个故事的题目。这个字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拔”。

② 扩展:除了“拔河”之外,“拔”还可以和认过的字组成“拔草、拔牙”。

③ 活动:大家一起拍拍手,拍拍肩,想想体育课上拍球的活动,了解“拍”的意思。

播放《幸福拍手歌》的音频,组织学生边唱歌边做动作,加深理解。

④ 在讲解意思的同时,教师范读,相机正音。

⑤ 引导学生关注这两个字的共同点。先试着自己说一说,这两个字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再带领学生发现:它们都是提手旁,都与手的动作有关。

(4)认识“跑、踢”。

① 教师和学生一起,在座位旁边实际做做“跑”的动作,了解“跑”的意思。

② 扩展:这个字还可以和熟字组成词语“飞跑、快跑、跑道”。

③ 与“走”进行对比,了解动作和速度的不同,加深了解“跑”的意思。

④ 提示:大家再读一读《怎么都快乐》,反复读读“踢毽子、踢足球”。这个动作就是“踢”。

⑤ 请学生观察“跑”和“踢”的字形,发现它们都是由两个部分组成的——“跑”是由已经学过的“足”和“包”组成的。提醒学生“足”作偏旁时笔画的变化,顺势指导如何写“跑”字。

⑥ 引导学生发现这两个字的共同点——都是足字旁,都与脚部的动作有关。

2.提问:下课的时候,同学们还会在操场上做什么呢?

出示图片和相应的词卡,让学生互相读给同桌听,掌握熟字新词(打球、踢足球)。

  三、多种形式巩固识字 

1.多种形式读,读准字词。

(1)借助拼音,读准词语:学生在图的帮助下,读带拼音的词语。

(2)去掉拼音,读准词语:学生在图的帮助下,读去掉拼音的词语。

(3)去掉图片,读准词语:学生开小火车读,男女生竞赛读。

(4)认读生字:课件只剩下要求认的生字,学生自由读,小组竞赛读。

2.尝试给词语分类。

(1)学生自由读词语,给词语分一分类。

(2)指名学生将黑板上的词语分类(分类方法不唯一)。

①分类方法一:

打球 拔河 跳高 跑步

拍皮球 踢足球

学生说说为什么这样分。两个字的词一类,三个字的词一类。学生读读词语。

②分类方法二:

打球 拔河 拍皮球

跳高 跑步 踢足球

学生说说为什么这样分。手的动作一类,脚的动作一类。

3.连词游戏,巩固识字。

4.情景会话,尝试表达。

①  教师选择一名程度较好的学生,根据图片的提示,用下面的句式示范对话。

——下课了,我们去踢毽子吧!

——我不想踢毽子,我想跳绳。

——行,我们一起去跳绳。

② 学生自主选择图片内容,两两对话。

5.亲身体验,了解形旁表义。

(1)指名一组学生上台表演“打球”“拔河”“拍皮球”,引导学生发现这些活动主要与手上动作有关,所以这些动词都带提手旁。课件将提手旁变成红色。

(2)指名一组学生上台表演“跳高”“跑步”“踢足球”,引导学生发现这些活动主要与脚上动作有关,所以这些动词都带足字旁。课件将足字旁变成红色。

(3)提问:想一想,你能说出一些之前学过的提手旁和足字旁的字吗?

——提手旁的字:打、把、挂、找、捉、招、提、挑。让学生观察、思考、交流、发现:这些字都是手的动作。足字旁的字:跳、路、跟,主要与脚上动作有关。

(4)提示:古人造字很有智慧,提手旁的字表示的意思大都和手有关,足字旁的字表示的意思往往与脚有关。

(5)交流发现:结合这些字,说说形声字的结构特点。

——形声字形旁表意、声旁表音。

(6)出示语文园地五“我的发现”栏目,让学生逐行读读教材上列出的口字旁、提手旁、足字旁的字,并结合旁边学习伙伴的提示,说说这些字在读音和意思上的特点。

(7)总结学过的三点水、单人旁、女字旁的字,在反复操练中,继续深化学生对形声字的认识。

  四、识字学词,朗读儿歌 

1.导入:课文插图中的同学们在参加这么多体育运动,有人把它编写成了一首儿歌。教师范读儿歌。

2.认识“热闹”。

“热”,下面四点底表示火,表示温度很高。可以和熟字组成词语“热水、热心、热情、热爱、火热”。

“闹”,门字里面是市,城市的市,市场的市。市场有什么特点?——声音大,不安静。这就是“闹”的意思。

讲解:两个字连起来的意思,就是“人多、繁盛活跃”。如,下课了,班里同学凑在一起玩,或者大家到操场上去玩,这样的情景就是“热闹”。

提示读音:“热”是翘舌音,“闹”的本音是四声,再“热闹”这个词里读轻声。教师范读,学生跟读。

3.认识“锻炼”。

“锻”,金字旁,与金属有关,这个字字形比较复杂,可以引导学生发现,右半部分就是“自然段”的“段”。学生整体识记字形即可。如果学生有回生的现象,可以在每种体育项目旁边贴上“锻炼+项目名称”的词卡,在反复见面中巩固识字。

“炼”, 认识火字旁,火字旁表示这个字的意思与火有关,通过火烧变得更纯净。“锻炼”就是通过体育活动增强体质。

教师范读,学生跟读,提示这两个字都是前鼻音。

4.认识“铃、体”。

① 提问:你是通过什么知道上课和下课的?

——那时候的铃声,就是“上课铃”和“下课铃”。

出示课程表,一起读“体育”。这个“体”就是“体育课”的 “体”, “身体”的“体”。

② 提示:这两个字都是左右结构,可以用加一加的办法来记住它们的字形。

学生自主交流:“铃”由金字旁加“令”组成,“体”由单人旁加“本”组成。

③提示:“铃”为后鼻音。让学生对比读“林”和“铃”,进一步明白前鼻音和后鼻音的区别。

5.巩固识字。

(1)出示词语卡片“铃声”“热闹”“锻炼”“身体”,本课要认的生字标红。学生认读词语,着重指导读好下面四个字:“铃”是后鼻音,“热”是翘舌音,“锻”和“炼”是前鼻音。

(2)同桌合作玩“让我考考你”的识字游戏:一桌一个信封,信封里放置上节课学习的生字,同桌两人一个拿生字,一个认,读对了夸一夸,读错了帮一帮,得到夸奖或帮助说声“谢谢”。

(3)照样子,说一说。

场    操场    同学们在操场上锻炼身体。

铃    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绳    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学生朗读儿歌。

(1)借助拼音,自由练读儿歌。

(2)指名学生读,随机正音。

①指导读好轻声:“下课了(le)”“热闹(nɑo)”。

②指导读好最后一句的停顿:跳绳/踢毽/丢沙包,天天锻炼/身体好。

(3)多种方式读儿歌:学生个别读、小老师领读、男女生合作读等。

(4)去掉拼音,试着朗读儿歌。

(5)学生拍手读儿歌,读出正确的节奏。

7.小结:参加体育活动能增强体质,让我们变得更健康。你可以和家人一起,选择喜欢的体育活动,每天坚持运动半小时,还可以把运动的名称记下来,带到学校和同学们一起交流。

贵州易公教育
官方认证
 立即关注
关闭

扫描上方二维码
更多惊喜等你来领取

客服热线:0851-8682-4916| 手机号码:18786750652|
SiteMap| 网站地图| 标签云| Feed| 推荐阅读| 易公教育
版权所有:江西易公教育咨询有限公司贵州分公司| 联系地址:贵州省贵阳市云岩区北京路与瑞金北路交汇处(京瑞大厦5楼)| 技术支持:网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