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21年3月9日时政热闻

时政新闻 2021-03-09 14:16:58

国内国际热点

2021年3月7日,习近平在参加青海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把高质量发展同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紧密结合起来,推动坚持生态优先、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有机结合、相得益彰;青海对国家生态安全、民族永续发展负有重大责任,必须承担好维护生态安全、保护三江源、保护“中华水塔”的重大使命,对国家、对民族、对子孙后代负责。

2021年3月7日,中国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在北京以五个“最”概述2020年的中国外交工作一一最精彩的是元首外交、最坚定的是捍卫国家利益、投入精力最大的是抗疫外交、最牵挂的是海外同胞的安危、最关注的是把握全球治理的方向。

温度、热度、深度、态度——政协界别协商会生动诠释“中国式民主”

交流坦诚、直接、务实;探讨有温度、有热度、有深度、有态度——这是全国政协界别协商会现场散发出来的气息。

协商,就是共同商量以取得共识。界别协商作为一种实践、探索中的民主协商形式,正在成为“中国式民主”新的生动诠释。

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8日下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听取和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和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

受全国人大常委会委托,栗战书委员长向大会报告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

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在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中从七个方面总结2020年主要工作:一是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二是积极服务高质量发展;三是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四是全面构建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机制;五是着力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六是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过硬法院队伍;七是自觉接受监督。

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张军在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中,对2020年工作进行回顾同事对2021的工作进行了展望。

新华社香港3月8日电(记者王茜)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8日在记者会上表示,由全国人大作出完善香港特区选举制度的决定,然后授权全国人大常委会根据该决定修改香港基本法附件一和附件二。这个“决定+修法”的方式是及时和必要的,而且合法、合宪。

林郑月娥表示,特区政府将从三个方面开展配合工作。一是全面推展有关解说的工作。二是本地选举法例的修订,会由特区政府政制及内地事务局和律政司专职人员负责。三是经过本地选举法律修订,全面准确落实全国人大常委会修订的香港基本法附件一和附件二有关特区行政长官和立法会产生办法。之后,特区政府须妥善安排未来12个月的多场选举,特区政府会全力以赴,完成使命。

林郑月娥表示,非常尊重中央在这件事上的主导权和决定权。她强调,目前迫切要做的是先堵塞漏洞,完善香港特区选举制度,让选举制度回到“一国两制”的初心、轨道和框架。

新华社北京3月8日电 陶凯元委员代表民进中央8日在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视频会议上发言时说,全社会要更加重视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推进落实有关行动方案,采取新的治本措施,为青少年的积极人生、幸福人生奠基。

陶凯元建议,一要深化教育改革,营造积极健康的学校教育环境。二要营造积极健康的社会环境。三要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支持体系。全面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按规定配齐有资质的心理健康教师,弘扬中华家庭教育优良传统,构建家校社协同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积极行为支持体系。建立青少年极端行为预警数据平台,及时发现心理困境青少年并给予专业援助。

中新网北京3月8日电 (记者 刘旭)中新网记者8日获悉,经中非民间商会积极筹备,“中非物流合作工作委员会”(简称“物流工委会”)日前在广州正式成立。

中新网北京3月8月电 (记者 王祖敏)《慈善蓝皮书》2020年度中国十大慈善热点事件出炉,“社会力量联合行动全球抗疫”“吴花燕事件警示”“质疑声中的湖北红会”等入选。

最近公布的“十四五”规划纲要草案新增了“加强家庭建设”专节,体现了对家庭建设的高度重视,其中包括:增强生育政策包容性,推动生育政策与经济社会政策配套衔接,减轻家庭生育、养育、教育负担,释放生育政策潜力;探索实施父母育儿假;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

2017年,最高检印发《关于开展未成年人刑事执行检察、民事行政检察业务统一集中办理试点工作的通知》,决定2018年1月起,在北京等13个省份开展试点工作。2020年4月,最高检印发《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加强新时代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的意见》,提出自2021年起这一工作在全国全面推开。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十四五”规划纲要草案对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出全面部署,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一系列新举措。

脱贫之后怎么干?

严格落实“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要求,建立健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长效机制。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对脱贫县从脱贫之日起设立5年过渡期,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

粮食安全怎么保?

种子和耕地,是两个关键。规划纲要草案提出,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和种子库建设,加强农业良种技术攻关,有序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种业龙头企业。

乡村产业怎么兴?

规划纲要草案提出,发展县域经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延长农业产业链条,发展各具特色的现代乡村富民产业。

农村环境怎么建?

规划纲要草案强调,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优化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持续改善村容村貌和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

城乡之间怎么融?

当前,我国发展最大的不平衡是城乡发展不平衡,最大的不充分是农村发展不充分。规划纲要草案提出,建立健全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政策体系,促进要素更多向乡村流动。

“我们来共同关心这些教育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日前在参加政协联组会时,回应中西部教育差距、校外培训机构乱象、学生沉迷网络游戏等教育热点问题,引发广泛共鸣。总书记强调,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着力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一番话直面现实问题、指出破解之道,说到了人们心坎里,传递出以人为本、关爱民族未来的民生温度,也为教育事业健康发展指明了方向。

坚守立德树人的初心,教育才能回归本真,履行好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是立德树人的事业,绝不能被利益至上的逻辑牵着走。现实中,无论是打着教育旗号侵害群众利益,还是大搞教育商业化,或者是制造教育焦虑、抬高教育成本,都背离了教育公益性原则,把教育作为一门生意来经营,必然弊病丛生、贻害无穷。必须正本清源,聚焦人的健康成长,擦亮教育的民生底色,不断净化教育生态,还教育以本来面目。

守护教育公平,是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石,教育公平越有保障,社会上升渠道就越通畅,人们对“知识改变命运”的信仰就越坚定。促进教育公平,基础是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关键是公平合理地配置教育资源尤其是优质资源。当公平正义的阳光普照,成长的舞台就会越来越宽广。

让孩子享有更高质量的教育,是天下父母的共同心愿。最近,一名教育工作者说的一段话刷屏了:“好的教育应该是培养终生运动者、责任担当者、问题解决者和优雅生活者,给孩子们健全而优秀的人格,赢得未来的幸福,造福国家社会。”教育,是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的过程,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过程,“分数”远远不是成长的全部。打造高质量的教育,离不开高质量的教师,离不开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也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老师“教好”,学生“学好”,学校“管好”,家庭和社会“育好”,孩子们的成长之路就会越走越好、行稳致远。

 

贵州热点

3月8日,贵州省“巾帼学党史 牢记殷切嘱托 喜迎建党百年——巾帼重走长征路·迈进新征程”活动启动仪式在遵义会议会址举行,省政协副主席罗宁出席并宣布活动启动。

3月8日,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吴强出席2021年全省党史部门主要负责人会议并讲话,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工作的重要论述,发挥资政育人作用,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开展,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3月1日,记者从贵阳市市场监管局获悉,2021年,该局牵头围绕“提升企业开办便利度”“提升市场监管服务能力”“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出台系列实施方案,《贵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2021年度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提升企业开办便利度实施方案》,推动贵阳市进一步打造更为便利化、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近日,教育部公布2020年度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贵州理工学院1个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个专业获批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贵州易公教育
官方认证
 立即关注
关闭

扫描上方二维码
更多惊喜等你来领取

客服热线:0851-8682-4916| 手机号码:18786750652|
SiteMap| 网站地图| 标签云| Feed| 推荐阅读| 易公教育
版权所有:江西易公教育咨询有限公司贵州分公司| 联系地址:贵州省贵阳市云岩区北京路与瑞金北路交汇处(京瑞大厦5楼)| 技术支持:网络部